六子结婚啦

春风度湘 桐花争挽 1947 字 1个月前

娟儿笑道:“好妈妈,我说,您要听些什么样的好话,我都说,还不行嘛?”阳婶气的笑了,道:“说就说,不说就不说,要来的好话,谁还稀罕听?”顿了顿,终于还是软下声来,道:“你这孩子,往后到了夫家,那骄蛮的性子好歹要收敛些,知道么?”

娟儿撅起嘴道:“我又哪里骄蛮了?”阳婶走近一些,握住女儿的手掌,道:“你是妈生的,什么样的性子,妈还能不知道?只是在自己家,你再怎么着爸妈也都依着你,宠着你,可一旦嫁出去了,面对的是丈夫,是公公婆婆,他们再好,人家又哪能万事都依着你,顺着你?总要学会温和大度些,一个家才能和和气气,知道么?”

没等阳婶说完,娟儿那眼泪早已哗啦啦的流了下来,这会儿抱着母亲抽抽噎噎着道:“知,知道了,以后我不在家了,您和爸爸要记得好好保重身体。”阳婶也抱着女儿,倒哭做了一团。

那全福婆婆只好笑着劝道:“好好的大喜日子呢,瞧这娘儿俩哭的,又不嫁的远了,来去几步路功夫,想回来不就回来了?”两人这才分开了。

说话间外边老阳的声音响起道:“都弄好了没啊?外头老秦家的鞭炮声响了,接亲的人可马上就要来了。”阳婶只回道:“好了好了。”连忙又帮女儿擦了擦眼泪,和全福婆婆弄娟儿头发上的挽花。

稍时便听见外面传来吹吹打打,大锣大鼓的声音,知道是迎亲的队伍来了。

那队伍由从邻村请来的阳婆率领,一身宝蓝长衫的新郎官六子随后,紧接着是八抬大轿,并一众挑箩抬筐的叔伯兄弟。负责仪仗的汉子把唢呐吹的震天价的响,敲着锣鼓,举着囍旗,浩浩荡荡的往阳家来。

早有小舅子持了茶盘在那等着,六子接过茶,赏了红包,方进入屋内。过礼之后,花轿便停在阳家门口,迎亲队伍再请三请,新娘方哭着与家人分开,由父亲抱出房来,放入轿内。

接着又是鞭炮阵阵,锣鼓喧天,八位强壮的大汉微微使力,在一片欢呼声中起轿。

一众孩子屁颠屁颠的跟在周围,笑着要讨糖吃,那负责发糖的揣着糖袋子,也不管大人小孩,见着了便发,一大把一大把的极是大方。小孩们得了糖果,都欢喜雀跃,一个个手舞足蹈。

众人随着花轿回到秦家,又是一阵响彻云霄的鞭炮之声,全福婆婆和媒婆把新娘搀下轿来,由六子背着,跨过火盆,才进得堂屋。老秦和秦婶早坐定了,一时媒婆放声高喊一拜二拜三拜,新人行叩拜之礼,向父母敬茶。

那媒婆好话连篇,在领过秦家的红包之后,越发喜笑颜开,白头偕老百子千孙之类的话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礼毕,接下来宴请宾客。

在七河粮站之内,秦阳两家的亲戚朋友都在主人的安排下陆陆续续的就位,至于大高加村的邻居这边,大人拖着小孩,可就没那边客套了,也不用安排,早已满满当当的坐了三桌,甚至还添加了几张边角凳。虽说不客套,但该有的主次轻重村民们都是懂的,老谭被推为上座,在人家的地盘上,这无可厚非。接下来自然就是老庞头、刘老汉和那四位主厨了,这七人坐了三桌中的上桌,因还剩下一座,便请了全村年纪最长的金发婆婆坐了。至于其他两桌,并不分什么礼节,逮着哪坐哪便是。

当然,新人敬酒是必不能少的。六子和娟儿在父母的陪同下开始挨桌敬酒,敬一桌,吃几杯,再寒暄客套上几句,一路兜兜转转,等到把亲戚们都招呼完,终于来到老谭他们这一桌时,六子已经是跌跌撞撞,不知道前面已经喝了多少。

穿着粉色旗袍的娟儿挽着六子的胳膊,笑着道:“谭站长,各位叔婶婆婆,今天六子喝的有些多了,且让我代他向各位敬上一杯。”说罢庞婶就要给她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