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编写教材并非易事,尤其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
考虑到三月份即将到来,留给许宁准备研究生一年级下学期研究的时间不多了。
一年内完成两册教材的写作,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唐正林温和地问道:“小许,你真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两本书吗?”
许宁接到唐院长的电话时,笑出了声:
“唐院长,我打电话给您,正是因为我担心自己完不成这任务啊。”
“咱们学院的教材编写工作,您总不会让我一个人扛下来吧?”
事实上,这也是他联系唐正林院长的另一层考虑。
按照既定的大纲,这套教材预计会有700到800页,不仅篇幅巨大,还包含许多复杂的图表和公式,输入与排版都极具挑战性。
如果全靠他自己动手,可能要花费难以估量的时间。
虽然这是头一遭编书,但许宁知道行内不少主编实际上只负责框架设计和内容审核,并不亲自撰写大量文字。
当然,完全交由他人代劳的做法在学术界是存在争议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特殊,他打算亲力亲为处理关键理论部分,而将制表、绘图等辅助工作分配出去。
时间对许宁来说十分宝贵,他很难抽出大段时间来完成这样的任务。
“所以你是想我给你安排人手对吗?”
唐正林沉吟片刻:“写教材需要的是既懂专业又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太外行得从头教起,年纪大的话,打字速度可能跟不上。”
经过一番思考,唐正林提议道:
“这样,我安排刘远博教授和他的团队来协助你,你看如何?”
听到这个名字,许宁愣了一下。
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刘远博的角色转变如此之快——从他的老师变成了即将合作的同事。
这种变化令人啼笑皆非。
刘远博觉得许宁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既然对方乐意接手,他自然乐见其成:“行,就按这样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