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整了整衣冠,神色庄重而沉稳,随后大步流星地迎了出去。
只见魏国使者荀况一袭青衫,身姿略显清瘦却透着一股文人的儒雅之气。
然而,其神色凝重而肃穆,眼眸之中难以掩饰那深深的疲惫与忧虑之情,仿佛一路走来,承载了魏国的万千沧桑与沉重的使命。
“荀使,一路辛苦了。”李牧拱手施礼,言辞中带着几分真诚的关切与敬意。
荀况回礼,神色恭敬地说道:“李将军,今秦贼猖獗无道,我魏国已然危在旦夕,此番会盟,实乃关乎我魏赵两国生死存亡的关键契机。荀况在此代魏王向赵国致以诚挚的谢意,多谢赵国在这危难之际伸出援手。”
二人寒暄着缓缓步入营帐,营帐之内,气氛凝重得仿若可以凝结成实质。
赵国的谋士们早已正襟危坐,目光齐刷刷地齐聚在荀况的身上,眼神中既有对魏国使者的审视,也有对两国未来命运的深深担忧。
荀况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难掩其中的沉重与急切:“秦国蒙骜此番攻魏,攻势凌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连下二十城,随后设立东郡,其势力扩张之迅猛,其势咄咄逼人,令人胆寒。我王深刻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故而愿与赵国歃血为盟,齐心协力,共抗暴秦,以求国家之生存,百姓之安宁。”
李牧微微点头,面色凝重地说道:“秦之无道,已然激起天下共愤。我赵国亦早有此抗秦之心,只是不知魏国对此可有详细的谋划与策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荀况神色一正,从袖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竹简,双手呈递给李牧,同时说道:“魏国愿出兵五万,虽数量有限,但亦是我国上下一心的抗秦决心之体现。粮草辎重方面,我国亦会全力筹备,以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只是秦军凶悍无比,战斗力极强,我等若要与之抗衡,必须制定周全缜密之策。听闻楚国亦有意参与此次会盟,若能得楚之强大助力,我等胜算当可增添几分,不知赵国对此有何看法?”
众人正围绕着竹简上的内容和楚国的问题深入商议间,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嘈杂之声。
一名士兵神色匆匆地入内禀报:“将军,楚国使者春申君黄歇求见。”
众人听闻,皆面露惊讶之色,春申君之名,在这乱世之中亦广为人知,其在楚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只见春申君身着一袭华丽无比的服饰,步伐沉稳而自信地走进营帐。他目光如炬,犀利而明亮,扫视一圈营帐内的众人后,双手抱拳,行礼道。
“本君此番前来,乃是奉楚王之命。闻听赵魏会盟,共商抗秦大计,楚国亦不愿坐视秦国继续肆虐,愿加入其中,与两国携手共进,共讨暴秦。”
“秦之贪欲无尽无休,若不加以遏制,楚赵魏三国乃至天下各国皆将永无宁日,百姓将陷入无尽的战火与苦难之中。”
营帐内顿时议论纷纷,众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犹如嗡嗡作响的蜂群。
赵国谋士蔺相如站起身来,神色恭敬地说道:“春申君大义凛然,楚国之强大实力,我等素有耳闻。若能得楚国这一强援相助,此乃上天眷顾我等,赐予我们对抗秦国的良机。然三国联军作战,指挥系统至关重要,关乎战争之胜负,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务必寻得一个最为妥善的方案。”
会盟当日,柯邑之地一片肃穆庄重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