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子这些天,他们也了解了这里各种商品的价格,确定把丝绸、木梳、茶叶、盐作为主要销售物品,将牛羊肉、皮毛、人参作为采购物品。
特别是盐和茶叶,对于蒙歌人是刚需,价格非常高,还经常断货。
博脱终于到了,互相见礼后,李金竹说明此次希望建立贸易联系,听到李金竹能够提供的商品后,博脱表示同意,并希望立即开始贸易。李金竹提供的商品,他们过去需要从金狼购入,成本很高,还经常断货,李金竹提供的商品,比金狼的价格要低三分之一。博脱虽是外交官,但他更希望直接将货物买下,自己挣差价,对此,他并不需要请示。
双方确定了交易方式后,博脱就去备货,李金竹则是派人到附近了解情况,采集陌生的植物和矿石,这是出海船队都有的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蛮歌地处漠北,地广人稀,生产能力不高,此时蛮歌已经统一东到大海,西到大沙漠的广大地区,控制了西向的商路,依靠贸易也得了一些好处,消费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李金竹这一船物品,博脱完全吃的下。
大船不能靠岸,来回用小船装卸,倒是费了不少功夫。博脱又下了第二批订单,李金竹提出,用黑石、铁矿石来付账,博脱表示,黑石没有问题,铁矿石需要大汗批准,又希望下次运来些瓷器、玻璃。两人相约,下次交易时间,定在一个半月后。
李金竹前往蛮歌的同时,还有几支船队,向着南方进发,开拓其他市场。
不出意外的话,蛮歌是这些航道中,最有价值的目的地,送去的茶和盐,对蛮歌来说是重要的生活物资,丝绸、陶瓷、玻璃和茶又能继续向西运送,获得高额利润。
李金竹只是负责连通与蛮歌的商路,之后的工作,自有负责贸易的人操心。远洋贸易是利润极高的行业,一般都有三倍以上的利润,此时丝绸价格下降,这一船都有四倍多的利润了。
与蛮歌的贸易,还有一个附带作用,就是抢了金狼的生意,这对金狼的财政有一些负面影响,因为连年打仗,金狼的税收,已经连续多年超额征收了。
如何个征收法呢,原来农户们收成100斤的话,需要交3斤到5斤的税,还需要给地主交50斤的租,剩下四十多斤,勉强够吃,这一打仗,税的名义就多了,统算下来,估计要交到20斤以上,这还没完,如果附近打了仗,那还少不了“借粮”,这一借,剩下的粮食,也就借光了。
去年冬天,金狼南方战场战事比较少,只和大汉打了一仗,时间不长,大部队还没来得及就地征粮,仗就打完了,然后散兵游勇把附近嚯嚯了一遍,不少人家的粮食和其他值钱物件都被抢了。
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这些年来,只要闹兵灾,必然是这个结果,年年都有不少人往南跑,南陈税也不低,也有不少人从南边往北跑。
连山县在金田北,上次金狼南侵,在金田驻军,把金田祸害的不行,连山的人都看在眼里,等金狼军一夜战败,连山人还没反应,就被抢光了,不只粮食,只要值点钱,容易带的东西,都会被抢走。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听说金田那边,金狼人走后,大汉人还给每家发了点保命粮食,勉强能过,就是家家都要种多少树才能领。
赵付海是连山县的一个普通农民,此时他坐在水边,唯一的感觉就是饿,几个月都没有吃过一次饱饭,今天看运气,如果能扎一条鱼,也能填点肚皮。他慢慢举起手上的木枪,正准备往下扎,那鱼却一个摆尾,不见了,赵付海感觉有人,正要骂娘,这厮,早不来晚不来,把我的饭吓跑了。
他甩甩头,缓解一下刚才过度紧张带来的不适,然后回头,果然有人来了。两人离的不远,互相看对方都眼熟,一时间却不敢认,过了一会,还是他先开了口,“德欣?”
对面那人听对方叫了自己的名字,也确定是印象中的那个人,“付海哥,你咋瘦成这个样子了?”
这个叫赵德欣的人,是前年南逃的,逃的时候,还是个小娃,瘦的象根竹杆,他一只手都能提起2个,现在这个人,面色红润,体态匀称,比走的时候,高了一个头,已然是个大小伙了。
赵德欣眼中的赵付海,原来是心目中的顶天立地的大汉,如今看来,瘦小枯干,原来仰视的对象,如今似乎自己一只手就能提起来,真是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