睍——睆——黄——鸟,
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注:诗经·凯风
这大概是诗经里的歌词吧?张诚第一次听到有人吟唱这种文雅古朴的歌词,主礼人是一个青年,面色苍白,戴着高高的冠。穿着宽大的大礼袍。这是从县里请来的主礼人。
诗经的歌词都是四字一句,张诚在学生时期也涉猎过一点点,当时只觉得诗经的词句简单重复,不如后世的五言七言悦耳。来到大秦第一次听,却发现此时此刻的人不是在念诗,而是用嘶喊的方式,像吼叫一样拼命把肺子里的气息喷吐出去。每一个字都拉长了音。原来这才是古人吟唱的方式吗?嘶吼的方式,四言果然就可以理解了,谁的气息都不够一句喊七个字的。
这样嘶吼,也是最好的情绪宣泄。全村的人跟着嘶喊,每个人最后都通红了脸,哑了喉咙。心中的悲伤也因此减少了许多,渐渐平复下来。
这是一首哀悼母亲的诗歌。张诚不记得埋在这里的老妇人,有哪个家里有七个儿子的。大概这是既成的套路,无论家里有几个孩子,丧礼上都是这么唱的吧?
高冠青年带领大家规规矩矩的完成了葬礼,接受了老魁叔送上两只羊的谢礼,乘着牛车离开了小村。
“是从齐国来的儒生呢。”老魁叔跟乡亲们说,目送这儒生驾车离开小村。
“刚刚他主祭真是太厉害了!”乡民们言辞贫乏,只能用“太厉害了”这样的形容,这话有点类似后世人流行的“牛逼”,一切极致的东西,只要赞一声“太厉害了”,就是最高的赞赏。正如一个老外导演来到中国,就学会了一句“new B”。
“那是,齐鲁是礼仪之邦,据说那面的儒生主持礼仪都是最好的。”
“不知道我死后能不能请到齐国的儒生来主持葬礼……”有老人摇头晃脑,很是羡慕。
“要花不少钱呢!请儒生来主持葬礼,可不便宜。”另一个老年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