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坑了木匠的老婆本

上一刊说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继位以后就一头扎进了木匠车间里,然后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大太监魏忠贤和客氏奶妈。

这下坏菜了,因为这一对残缺的夫妻两个人,一个在后宫专横跋扈,一个在朝廷里是呼风唤雨,而此时的东林党虽然和魏忠贤斗的也是不亦乐乎,但是现在的东林党还真不是魏忠贤的对手。

这是因为现在这些有文化的这些人手里的权利还比较小,而没文化的这边的势力现在还是很强的。

但是就在这些人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党争的时候,大明王朝西南地区的土司们又开始了叛乱,但是这些还都是一些小意思,最主要的还是辽东的努尔哈赤,自从后金军在萨尔浒取得了胜利以后,不仅尝到了甜头,同时也看出了大明王朝的腐败无能。

于是到了天启二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又来了。

公元1622年的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进逼广宁卫,王化贞弃城逃跑,熊廷弼跟他一起进入关内。兵部尚书张鹤鸣害怕获罪,所以外出巡视边防,毛文龙也在随后战败,并且退到皮岛据守。

现在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校的木匠活这是真干不下去了,于是朱由校就到处找人去背这个黑锅,后来朝廷就推荐了孙承宗出来临危受命。

孙承宗进入内阁以后,很快就被朱由校封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而这位孙太保上任以后,首先就弹劾了吃了败仗的熊廷弼等人。

随后孙承宗认为,虽然现在的努尔哈赤已经基本占领了辽东地区,但是现在后金现在的势力还不足够去控制住整个东北,所以现在的孙承宗就把重点目标放在了山海关上。

等着孙承宗巡视了山海关以后,又在袁承焕的建议下在宁远驻兵,随后又夺回了十三山并且让山海关、宁远以及锦州连成一片,而这就是所谓的关宁锦防线的雏形。

后来就正如孙承宗所料,努尔哈赤果然就是没有能力吞下整个的东北地区,于是这位孙太保就开始冒坏水了。

这位孙老爷子冒的坏水,就是采用了步步蚕食的方法去收腹疆土,而且孙承宗的耐心也非常的好,二百里地不算多,五里地他也不嫌弃少,反正就是一点一点的往回打。

只要是稍微打回一点地方,孙老头子就马上开始驻兵、屯田、修防御工事,要是再这么继续的慢慢和努尔哈赤玩下去,就可以和挤牙膏一样的,把努尔哈赤给挤回老家去。

后来孙承宗因为军饷不够,还把朱由校宗来娶老婆的一百万两银子也给坑了过来,也不知道这位独具匠心的活鲁班,往后要打多少家具才能再赚回这一百万两银子。

当然了,随着后面随着孙承宗的官越来越大,魏忠贤的嫉妒心也是越来越强。后来等着孙承宗修好了关宁锦防线以后,又重用了袁承焕、满贵、祖大寿等人,并且同时也与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

而且从此以后,辽东的这条防线就与努尔哈赤保持了四年的和平阶段。

而魏忠贤等人正好也趁机弹劾孙承宗,说他这边虚报人数,冒领军饷什么的。

开始的时候朱由校还真没有听信魏忠贤的鬼话,不过又过了一年以后,也就是到了公元1625年的时候,后金与明军爆发了一场柳河之役。

这场所谓的柳河之役其实只是一场规模很小的战斗,但是这次明军却被后金给打败了。

于是魏忠贤等人正好也开始趁机弹劾孙承宗,你想想,你在辽东折腾了四年,又是到处修防区,又是研发军火,花了这么多的钱,而且还把皇帝的老婆本也给陪进去了,结果就这么一场小战斗明军却被后金打败了,你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孙承宗此后就被朝廷罢官,等着后面皇太极攻打北京的时候,孙承宗又被朱由检重用。

不过后来好景不长,因为孙承宗又因为被人弹劾而二次罢官,直到1638年的时候,清军大举进攻高阳的时候,孙承宗率领家人守卫高阳城,最后城破被擒,孙承宗自缢而死,而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也全部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