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宁远炮战

上一刊说的坏老头子孙承宗临危受命,不仅修建了关宁锦防线,而且还坑了大木匠的老婆本,但是在随后的一场小战斗之中又马失前蹄的打了败仗,最后这位孙太保就被朝廷给罢官了。

再说这位努尔哈赤,小时候父亲是莫名其妙的被明军给杀了,结果一分钱的赔偿都没拿到,最后一怒之下用十三副盔甲起兵。

随后不久就统一了女真不部落,并且也建立了后金政权。

到了公元1618年的时候,努尔哈赤以昭雪七大恨为由,开始正式的讨伐明朝,随后不久就在萨尔浒,仅凭手上的二万兵马就打败了五万明军。

萨尔浒之战以后,努尔哈赤又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又陆续的打败了明军,并且也把后金的势力发展到辽河流域。

后来努尔哈赤又相继攻克了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等七十多个城池。

到了公元1621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又迁都辽阳,随后的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又迁都沈阳,那么到此为止,后金就已经占领了辽东大部地区。

但是现在很不幸,因为现在努尔哈赤遇到了镇守辽东的孙承宗,随后这两位就在辽东地区打起了游击战,而孙承宗所采用的步步蚕食的方法,也让努尔哈赤很是头疼。

后来等着孙承宗修好了整个的关宁锦防线以后,努尔哈赤的麻烦就更大了,不过好在明朝有党争的习惯,而且随后不久孙承宗也回老家养老了,于是!现在属于努尔哈赤的春天也应该来了。

但是很不幸,因为孙承宗倒是提前退休回家养老了,但是却给努尔哈赤留下了一个袁承焕。

后来努尔哈赤发现,虽然关宁锦防线修的牢不可破,但是缺点就是过于的突出,而且就是一个伸头出来挨打的架势,既然你现在是自己伸出头来自己挨打,那么就索性我就给你来一个不打白不打。

公元1628年,努尔哈赤率领六万八旗兵再次攻打明朝,而现在,等努尔哈赤来到宁远城的时候,发现守城的只是一个嘴上没毛的袁承焕,这个消息当时对于努尔哈赤来说简直就是白送的。

但是很可惜,因为最后是谁白送给谁还真是不一定。

因为当时的努尔哈赤来的实在是太过于的突然了,而关宁锦外围的一些防线还没有完全的修好,并且现在守卫宁远的袁承焕,手上只有一万多人,所以实力非常的悬殊。

而努尔哈赤现在打的算盘就是,反正明军到死也不敢出来决战,而天下又没有攻不破的城池,所以只要人数众多,就一定可以打开宁远的缺口。

但是现在的努尔哈赤并不知道,现在的袁承焕,根本就没有要和努尔哈赤正面交手的打算,因为现在的宁远城上,已经布满了葡萄牙的红衣大炮。

等着宁远之战开始的时候,努尔哈赤傻眼了,因为当时袁崇焕放弃了在城外结寨,并且与城池互为犄角的阵势。

而是将宁远所辖中左所、右屯等所有的兵马,连同城外的红衣大炮和各种守城器械,以及百姓一并撤回到城内。随后又把城外房屋付之一炬。重修的宁远城城墙四角各有一个方形敌台,三面伸出城外,一面和城池相连。

然后又把先进的红衣大炮放置在了敌台的特制炮车之上。并且当时红衣大炮的火炮调转非常的方便,同时火力可覆盖范围可以到达城墙外的270度的范围。

而且当年孙承宗修的那个破城池也是够缺德的,人家修城池要么修成凸字形,要么就是修成凹字形,而孙承宗这个老坏蛋却给你修了一个山字形的城池,这下到好,只要是努尔哈赤的骑兵士兵一到了城下,就会被分割开了,再加上270度无死角的轰炸,那还有个好?

最后双方在宁远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努尔哈赤本人也亲自上阵指挥,而明军这边则是单方面的进行了一场炮战,直到最后,努尔哈赤本人被明军的炮弹震伤以后,后金这才算是撤退。

随后不久努尔哈赤又在觉华岛之战中,被毛文龙偷袭,结果又是一个败兴而归,最后到了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连病戴气的就这么驾崩了。

这下!明清两朝的梁子算是结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