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桑丝起伏

总之能再回迁回来的就没有几个。

刘梦棣问道:“麟玉说的是何事?”

孟传臣认真地回答道:“桑田款!”

“哦?说说!”

“我在陇南府做知府之时,曾出过一件事情。内阁下发了一道皇上劝农的旨意,户部发公文让地方衙门给桑农们每亩地补一百文钱。意思是采桑之时,用这一百文钱请五个人帮忙采一天的桑,或是每亩桑田请一个人采桑五天。”

刘梦棣应道:“一百文不算是多,也算是小小的补助一下而已,算是把旺季顶过去就是了。不过,有总比没有的好!”

孟传臣笑道:“六爷,您刚刚还说着那些官府的黑事呢,如何到这里又忘了?”

“哦?有事?钱没落入桑农口袋?”

“六爷,官府的补助是按衙门里的册子发的,册子上谁有多少桑田就发多少补助款,没在册的是不发的!”

“哦!”刘梦棣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他说道:“不只是农户,许多桑农为了免税即是将桑田挂在了有功名的乡绅名下!这么说来……采桑补贴全被乡绅拿走了?”

“所以当初六爷与我说摊丁入亩之时,我会如此恳切!若不实行乡绅一体纳粮服役,朝廷不管给农户多少便利,最终也都是落在那些乡绅的手上,农户却是得不到什么好处!”

刘梦棣问道:“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孟传臣笑着说:“还能怎么做,当然是将名下桑田最多的那几个人给请出来,给他们每人发一个‘惠民实务’的嘉奖,为他们传名。陇西亦有不少的羌人,我也没少派人去羌人聚集之地言说那些人有多富有。并且……呵呵,并且还把那些富户诓出城去,毕竟他们的桑田都是在城外嘛!于是收到消息的羌人就……”

刘梦棣笑道:“行!你行!只要羌人绑上那么一两个人,怕是那些乡绅们都得自己过来把事情说清楚,将桑田还给桑农!”

“是呀,他们这里一还,我就把那桑农款给发下去了,至于后面之事,我便不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梦棣疑问道:“这里头好似也没有什么把柄吧?陇南的羌人亦是我朝治下的百姓,并无有勾结一说吧?”

坐在一边许久没说话的山滔言道:“没做坏事当然就是我朝治下的百姓了,若是做了,怕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可以现写一封孟侍郎与羌人勾结行凶的信,而后做一场意外,将信交到秦相手中也就是了,这个简单得很!且记,得是做出来的,而不能是孟侍郎自己写的!”

孟传臣问道:“这是为何?”

王无岁也说道:“因为它就不能是真的把柄!太子党若是真将它拿出来在朝堂上宣扬那又该怎么办?当然是直接否认,甚至反将对方一军,只说信是对方伪造的!我儿王研乃是此中做假的高手,可让他帮着写一封信。潜渊先生是篆刻的高手,让他造个假印,留下一个瑕疵,一般人绝看不出印是假的来!”

罗翰文也说:“与羌人的书信里不能用官凭印,得用私印。但私印秦相怕是会看出来是假的……用闲章,且还得是麟玉常用的闲章。即能让他人注意不到,又能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