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长安,朝见天可汗!我们要献上我们的忠诚,我们的骏马,和草原上最肥美的牛羊!我们要请求天可汗,允许我们成为真正的大唐子民,让我们的部落,也能沐浴在她的恩泽之下!”
萨满也道:“卓娜,记住你阿爹的话,天可汗的胸怀,比草原更广阔,她手握雷霆,却能将其化作滋养万物的甘霖,我们敬畏她的力量,更要感念她的仁德,此去长安,不仅是朝贡,更是为我们部落,寻一条可以永远不再畏惧风雪的道路。”
卓娜回头望了望身后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族人们,又转头看向前方那条仿佛没有尽头,却给予人无限希望的水泥路,最后眉眼弯弯的大大点头。
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期待。
“嗯!卓娜知道啦!”
自从改元天兴,如今一晃已是十几年。
李白又一次风尘仆仆回到长安。
还带了药材。
几年前开始,陛下就渐渐有些虚弱下去。
朝臣们对此心照不宣,却又无能为力。
私底下却是动用一切人脉,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试图给陛下续命。
但在早已被陛下强硬普及开来的格物致知观念中,便显得尤为无力。
于是他们处理政务开始力求精益求精,所有呈报御前的文书案牍,必反复斟酌,务求条理清晰,要点明确,只为最大限度减少殷灵毓的劳碌。
地方官员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拼尽了全力,致力于做到所辖之地,吏治清明,民生富足,恨不得将所有的成绩都摆在陛下面前,只为博君一笑,稍解病痛烦忧。
甚至导致个别人不管怎么样都没办法对陛下挑的那位同属太平公主血脉的继承人看的顺眼。
但这终究还是少数,且也只是心里更偏向于殷灵毓,倒不是真要造反。
谁敢跟陛下造反啊?!最新的火器看不到吗?!连发扫射啊!本来西域和北境就很老实了,现在估计要更老实了!
也不知道那个小岛的银矿还能够大唐挖多久,往外一走怎么那么多野人?还掌握那么多好资源!气死个人!
但怎么偏偏陛下会这样呢……
真不公平。
那个守碑的人都还又活了十来年呢。
可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连陛下自己都坦然面对,他们这些臣子,除了将无尽的悲痛与愤懑压在心底,还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