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朝晦

李白入宫觐见,递上这一次带回来的那些东西。

“陛下,臣……此次归来,便不走了。臣想留在长安,留在陛下身边。”

殷灵毓看着他,没有拒绝那包药材,也没有多问,只是温和地点了点头:“好,李卿留下也好。”

李瑶和薛隽文跟着出海的航队在外,早已不在李白的队伍里了。

于是在李白开了个好头之后,臣子们开始学会了时常入宫。

有时与陛下谈论政务,但也有时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

然而,人力终有尽时。

天兴十四年,秋。

帝崩于紫宸殿。

遗诏传位于皇太女,令群臣辅之。

丧仪从简,禁绝殉葬。

消息传出,长安悲声动地,万民缟素。

不许殉葬这道命令像最后一道枷锁,锁住了老臣想要追随陛下于地下的冲动。

既然不能随陛下同去,那便倾尽所有,为陛下争一个身后名!

于是,臣子百官,各地士子,乃至受过恩惠的普通百姓,也自发的开始撰文写诗,悼念他们的陛下。

礼部,翰林院乃至整个朝堂,翻遍古籍,搜肠刮肚,恨不得将所有最美好,最崇高的字眼,都加诸于他们的陛下身上。

一个个尊号被提出,争论,最终进行叠加。

谥号之长,含义之丰,前所未有。

倒是没人有异议。

就是不太好记。

雨后,长安的街头巷尾开始响起新的歌谣。

“少年提剑清寰宇,老臣犹记睢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