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倒转,日月重光,天命归新,万民共仰。”
“日月更替,天命所归;红妆换冕,太平盛世。”
“金乌落,凤飞天,旧年去,新年来,女帝登基万民康,风调雨顺五谷满,天下太平日月长。”
琅琅上口的口号和童谣最先在汉中传开。
因这武德伯当年在汉中揭竿而起的壮举,汉中女子的地位较之旧日隐有提高。
独女之家,女儿身不必先行招赘,而后再承袭家业的例子时有发生。
甚至,多有女子效仿武德伯下嫁明御史时放出的豪言壮语,娶她,便不可蓄婢纳妾,三心二意。
谁说,一人之力,如蚍蜉撼树毫无作用呢。
再娇小的蝴蝶掠过湖面,亦可留下涟漪。
所以,这是口号和童谣最好的发酵地。
由汉中,再遍传天下。
上京城。
几家欢喜几家愁。
永宁侯府。
地笼烧得极旺,房间里暖和如春。
清玉公主盖着毛茸茸的毯子,懒洋洋的斜靠在软榻上,眉眼含笑,一派闲适惬意。
坐在矮凳上的裴余时绘声绘色的讲着新听来的谈资。
“公主。”裴余时偷偷勾了勾清玉公主的小指,小心翼翼道“女子登基称帝,当真可行?”
“我在外听人说,若是阴阳颠倒则乾坤乱,必日月无光起波澜。”
清玉公主长睫微动,没有直接解惑,更没有动怒训斥。
纨绔子弟,亦是庞大的不容忽视的群体。
家中非富即贵,又个个受宠。
心念转动,有了主意后,清玉公主朝着裴余时温软一笑,柔柔道“余时,你是作何想的?”
裴余时事不关己,漫不经心道“我不了解政事和朝局,但外头吵的厉害,说什么的都有。”
“茶楼、酒肆的客人,就连路边的小商贩都会念叨几句,有的甚至大打出手。”
“余时,若是想知道是否可行,其实无需对政事和朝局了如指掌,也可管中窥豹以小见大。”清玉公主的神情里没有一丝一毫恨铁不成钢的埋怨和嫌弃,语气更是轻柔婉转,恰似春日的溪流,缓缓流淌着。
悄无声息间,让人放下心防,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当然,以裴余时的脑子也不大像有心防的。
清玉公主糊弄起来,一糊弄一个准儿。
“余时,不妨以你最熟悉的永宁侯府为例,作比一番。”
“婆母和公爹,孰更适合掌家理事。”
裴余时不假思索“自是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