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内修典章

他任命耶律楚材为总裁官,抽调刑部、大理寺的精干官员,参照唐律与耕战律,编撰《华律》。新律废除了元廷的种族隔离条款,强调“官民一体同罪”,尤其加重了对贪污、高利贷、土地兼并的惩处——其中不少条款,都是针对佛门与士族的。

“僧人若放高利贷,按律杖八十,家产充公;士族若隐瞒土地,一亩罚十亩,情节严重者流放西域。”赵康看着新律的草案,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告诉天下人,在华朝,没有特殊阶层,谁也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

律法的编撰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江南的士族联名上书,说新律“过于严苛,有伤风化”;一些残存的寺庙也暗中串联,散播“新律违逆天道”的流言。

赵康的回应简单直接:将带头上书的士族查抄家产,流放三人到辽东屯田;对流言最盛的寺庙,直接收缴土地,勒令还俗。法卫的缇骑四处出动,短短一月,就逮捕了上百名违抗者,朝野上下顿时噤若寒蝉。

“陛下,这样会不会太激进了?”周芷若看着狱名册,轻声道,“毕竟都是汉人,逼得太紧,恐生祸端。”

赵康握住她的手,带她登上城楼,俯瞰南京城。城墙上的水泥缝隙已长出青苔,驰道上的马车川流不息,百姓们在田埂上忙碌,脸上带着安稳的笑容。“你看,他们在乎的不是律法严不严,是能不能活下去,有没有公平。”

他指着远处的工坊:“张匠头以前是个铁匠,因为交不起佛寺的高利贷,差点被打断腿。如今新律禁了高利贷,他的工坊扩大了三倍,还娶了媳妇。你说,他会觉得律法严苛吗?”

周芷若沉默了。她想起那些因土地被兼并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想起被佛门逼得卖儿卖女的农户,忽然明白了赵康的用意——所谓的“激进”,不过是打破既有的不公,让更多人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华律》最终在次年颁行天下,共计五百条,分为“名例”“户婚”“贼盗”“杂律”等十二篇,用白话文写成,还配有插图,连不识字的百姓都能看懂。其中“官绅一体纳粮”“僧侣不得放贷”“土地买卖需登记”等条款,彻底扭转了积弊已久的社会风气。

律法既定,赵康又着手改革科举。他废除了元朝的“四书五经取士”,增设“算学”“农艺”“工程”等科目,鼓励学子学习实用知识。殿试时,他甚至亲自出题,问“如何用水泥加固黄河堤坝”,让不少死读经书的举子面红耳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要的是能治理河道、改良粮种、修建城池的人才,不是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赵康在朝堂上道,“新科进士,先去地方历练三年,从县令做起,做得好再提拔,做不好就滚回家种地。”